欢迎访问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研处(智库建设办公室) > 管理制度 > 正文

关于印发《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6-06-01 15:35:27 分享到:


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

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规划

(2016-2020年)

 

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科学研究工作是党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党委和政府决策的“智库”。“十二五”时期,我校科研咨政工作以项目申报为枢纽、学术研讨为平台、社会调查为抓手、出版发表为载体、奖励机制为动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三五”期间,为适应我校建设一流省级党校目标需要,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力支持学科建设、学位建设、学术队伍建设等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总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以支持学科建设、学位建设、学术队伍建设工作为主线,以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使命,向上攀登、向下深入,向内固本、向外拓展,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制度措施,建立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新格局不断推进科研咨政工作上新水平。

(二)总体要求

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执政理论研究展开,紧紧围绕干部培训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展开,紧紧围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展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用中国理论阐述中国实践,在党的理论创新、思想引领、咨政服务方面有所作为;及时跟进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重要决策决定,大兴社会调查研究之风,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总的目标

科研咨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研咨政发展后劲更加强劲;新型智库建设成效明显,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更有作为;教学、研究、咨政工作三位一体更加协调,良性互动格局初步形成;教研队伍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努力使我校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处于全国省级党校前列。

二、主要任务和指标体系

牢固树立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高端”意识,以智库建设为核心、项目申报为带动、学术研讨为平台、社会调查为抓手、出版发表为载体、奖励机制为动力,多出精品成果、多出优秀人才。

(一)在高端项目管理上:加大高层次项目申报力度,保持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每年申报数量30项左右,争取国家课题年均立项4项左右,省部级课题年均立项6项左右,力争突破国家重大项目的立项空白。加强与党委、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合作,争取更多的横向课题。做好项目过程管理和服务工作,按时结项及结项优良率有明显提高。

(二)在高端学术交流上:加强纵向、横向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氛围。坚持组织好全省党校系统及全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每年一届的理论研讨会;加大与中央党校、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兄弟省市党校、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在陕高等院校和相关社团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举办全省和区域性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活动3-5次。

(三)在高端决策咨询上:形成高端决策咨询课题立项常态化,年均立项15项左右;年均选编20期以上优秀咨政报告,送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参阅,并使决策咨询成果领导批示及转化率明显提升。同时,借助中央党校渠道,争取送达中央领导及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参阅,使决策能力及影响不断增强。

(四)在高端奖项获得上:争取省部级以上奖项获奖数量明显增加,奖项等级有新的提高。在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中,力争每届都有3项以上成果获奖;在全国党校系统科研工作评奖中,力争每届都有2-3项成果获奖;在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项上争取获得新突破。

(五)在高端成果刊载上:加大著作出版和重要报刊论文发表支持力度,年均在一、二级出版社出版著作5部左右;在核心以上报刊发表论文60篇以上,其中权威和重要核心报刊发表论文10篇左右。力争在社科类最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取得“零”的突破。

(六)在高端人才培植上: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探索提升教研人员科研能力的方法、路径,重点打造3-5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延安精神和党的建设理论等具有党校特色的名师名家,扶持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三、研究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和经验等。

(二)党的历史、党建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要研究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处理民族、宗教、国家和党际关系的历史经验;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和党性教育、党性锻炼问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问题;选人用人制度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章、党规、党纪学习与应用问题等。

(三)经济理论与经济建设: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学理论;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改革和创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作用与政府作用的关系;供给侧改革需求侧作用的关系;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融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和机制;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对策;共享发展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镇化发展与县域经济建设问题等。

(四)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主要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及实施路径;简政放权与政府管理服务制度改革;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实现机制;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实现路径中国社会政策评估体系;教育、医疗、养老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等。

(五)文化繁荣与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中国精神增强社会认同的途径;文化强国、文化安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保护;舆论监督在法治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风险视域下的舆情管理;延安精神与省情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环境治理中政府责任和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生态事件的协同治理机制等。

四、平台建设

要充分利用教研部门现有平台,争取创建学科互补的新平台,探索新的增长点全面促进科研咨政工作和新型智库建设。

(一)学术评价平台

修订完善《学术委员会条例》,做好学术委员会换届改选工作,发挥学术委员会学术评价职能和学术权威作用,促进科研咨政工作规划制定、学科带头人和专家人才选拔推荐、科研咨政成果鉴定和评奖等工作有序开展。注重发挥学科组在本专业领域项目申报、调查研究、咨政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修订完善《学术报刊认定办法》,发挥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导向作用,引导教研人员多出精品力作。

完善科研和咨政成果评奖制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研人员从事科研咨政工作积极性。

(二)学术交流平台

纵向上,组织好每年一届全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和全省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阶段性成果研讨交流会,及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全国和全国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筹备建立全省党校系统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并积极开展工作。

横向上,积极组织或参与兄弟省市党校之间跨区域协同发展研讨会,与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社科院、干部院校之间合作的专题研讨会,与全省乃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会、协会之间合作的基础理论研讨会。

每学期召开2-3次学习贯彻中央重大方针政策、省委重要工作部署或者纪念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专题研讨会、座谈会。

加强校内外新闻媒体合作,及时宣传报道我校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扩大我校的学术影响。

(三)团队建设平台

制订《科研学术团队建设实施办法》,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内生动力,分批次组建10个左右具有省级水准和实力的科研学术团队。以学术骨干为主体,紧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中长期的项目研究。

依托挂靠我校的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妇女/性别研究基地等平台,及时组织教研人员开展相关委托任务的研究工作。其中,妇女/性别研究基地力争五年内取得有关方面支持,转化成为我省培训妇女干部的学校。

依托挂靠我校的陕西省哲学学会、陕西省经济学学会、陕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陕西省写作学会陕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会等,开展相关基础理论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四)咨政智库平台

认真落实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咨政工作的意见》,不断增强咨政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服务于我省党的建设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重点咨政调研,形成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成果。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他们贴近工作实际、掌握决策权力的优势,取得咨政工作的新突破。

积极探索创新型智库建设的组织形式,培养一批决策咨询领军人物,打造数个在应用研究、对策研究方面有专长和影响力、集体攻关能力强的咨询团队。在全省各市、县、区和企事业单位建立10个左右调研基地,鼓励教研人员深入基层、走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

(五)成果转化平台

依托教学科研一体化形成的课题立项和论坛研讨机制,做好教学专项课题成果进课堂工作,继续推进教研部门系列专题成果进论坛。

发挥校刊、校报、校网等思想理论阵地作用,加强对社会思潮辨析和引导。《理论导刊》“十三五”期间要继续保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位,并努力争取进入CSSCI等期刊的评价数据库;《送阅件·咨政专报》应及时编辑优秀调研成果呈送党委、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参阅。

(六)人才队伍平台

建立完善科研咨政人才库,做好教研人员专业、职称、学历、年龄、研究专长、既往成果等电子档案,使之能够随时为学科建设学位建设科研咨政及重大课题联合攻关提供详尽人才资料。

完善专家学者选拔、培养、考核等工作的科研制度建设,组织教研人员参加各类科研骨干培训班,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力争培养更多的“三五人才”“‘四个一批’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三秦学者”,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校委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门会议,研究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的规划和计划,解决科研咨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动员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教学是中心、科研为基础、咨政出影响的关系,形成“重视科研、重视咨政”的重要共识,创造有利于提高科研和咨政水平的环境和条件。校委会成员要率先垂范,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形成全校科研咨政工作新局面。

(二)精心组织管理。校学术委员会要督促抓好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规划的制定,发挥好学术评价职能;科研处和研究室要按照校委会要求,落实好理论研究工作的组织发动、计划制定、任务落实、活动开展、经费管理和奖惩兑现,同时要做好对基层党校科研咨政工作的业务指导;教研部门要动员教研人员自觉投身科研咨政工作,致力打造精品力作,确保科研咨政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强化激励约束制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完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以及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学科带头人选拔、硕士生导师选聘等制度,准确把握科研咨政成果质和量的关系,充分体现科研咨政学术含量,将是否有高层次科研项目、高层次文章著作、高层次学术活动、高层次成果奖励等作为教研人员绩效考评重要考察条件。通过评价机制的改革创新,引导、激励、调动教研人员积极主动投入科研咨政活动。

(四)加大投入力度。根据中央省委有关文件对党校科研咨政的职能和定位,进一步加大科研咨政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尤其在关系党校未来发展的学科领域引进高端急需人才;尊重科研咨政投入产出的客观规律,保持日常科研咨政经费以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加大对教研人员信息化设备和办公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教研人员的办公条件。通过人员、经费、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确保科研咨政工作顺利开展。

(五)搞好通力协作。落实教学、科研、咨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协作与沟通。加强与中央党校和基层党校的密切协作,发挥科研咨政工作的系统优势。各部门之间应密切合作,互相支持,共同促进我校科研咨政工作取得新发展。

本规划是我校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依据,全体同志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谱写我校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新篇章。

 

 

 

 

 

 

 

 

 

 

 

 

 

 

 

 

 

 

 

 

 

 

 

 

 

 

 

 

 

 

 

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办公室                    201631日印发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