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陕西行政学院)网站
首页 > 组织机构 > 学员三部 > 学员反馈 > 正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青年干部专题培训班(第六期) 第一单元学员交流研讨材料选编

发布时间:2021-11-19 11:10:38     来源:学员三部 分享到:

编者按:

10月18日下午,西农大中青班第六期培训班开展第一单元研讨交流,学员们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了深入研讨,张进蒙、李长庚、刘素霞三位专家参与交流并做点评。学员们的精彩发言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现择要选编六位学员的发言材料,与读者分享。

 

 

做到“学、懂、行”统一

(第一组学员:王军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展改革处副处长)

培训学习第一周,我们在省委党校老师的指导下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习近平论文化建设、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交流,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系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现结合学习与思考汇报如下。

1. 真学真懂,入心入脑。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本次专题培训学习紧密结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悟,真正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互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切实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2.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个人认为,“学懂弄通”是“知”的过程,“做实”是“行”的过程,古语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就是说:真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识的达成。光有知是不够的,知而不行非真知。我们常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工作中,就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譬如,目前我们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正式出台后需要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大家一起落实推进,共同去完成文本提出的各项建设任务和目标。同时,后面又可以反过来,通过实施效果去检验我们的规划和方案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

3. 做好宣传,积极引导。作为高校工作人员,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了解机会相对比较多,基本也都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对我们老家农村的一些亲戚、朋友,有些可能只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名称,具体是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可能并不清楚,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要有这样的政治觉悟,主动当好宣传员,去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国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让大家过上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并且还将带领全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醍醐灌顶”般的感悟

(第一组学员:王玉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

经过第一周系统的理论学习和集中研讨,第一次这样高强度地集中获取政治理论信息,内心被教师们精彩的讲授吸引,头脑被海量理论知识挤压,获得感饱满,有醍醐灌顶般的感悟,现汇报如下。

一、明白了到党校学习什么

张进蒙教授提出,到党校学习是要学出对党的忠诚、学出对人民的情怀、学出对事业的担当、学出革命的本领。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解决方法论问题,不是讲做具体业务的方法。这个认识使我端正了来党校学习的态度,帮助我提高了政治站位,打破了我惯于事务性思考的局限,加强了我抬头看路的坚定性。

二、理解了党和人民的关系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理解了为什么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始终要同人民想在一起。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立场是我们的根本立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这种理解提高了我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三、把握了逻辑结构和思想内涵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几位老师多视角顺着历史发展脉络,生动系统地展开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结构,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张老师通过思维导图,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完整体系,突然使我与熟悉的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逻辑框架对接起来,理解了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等基本问题的内在联系,使我更有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去奋斗。

四、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关系

解放全人类,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根本追求。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装的政党,为人类作贡献、最终实现全人类解放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是共产党与其他性质的政党根本不同的地方。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更加需要我们党员自觉地从世界相互联系的整体中审视国家的国际角色和国际责任,更加自觉地把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并从中思考和定位自己对世界人民的使命和担当,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奋斗。

五、 结合本职工作做实学习体会

我从事外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对留学生进行学术训练的同时,将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与培养留学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结合,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通过对留学生开展中国国情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内涵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我们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国际社会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是“学用贯通、知行统一”

(第二组学员:张红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副院长)

一、只有理论上彻底学懂弄通,行动上才会更加自觉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是要做到学用贯通、知行统一。首先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其次要端正学习态度,坚持联系实际学、围绕重点学、针对问题学,通过学习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在理论和实践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践观是高度统一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改革发展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能否主动尽责、自觉担当,体现的是对党是否真正忠诚、对人民是否真正赤诚,从灵魂深处反映的是对科学理论是否真正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是要真懂、真信、真用。我们作为高校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对象为高校学生和知识分子,他们思维活跃,逻辑缜密,独立思考问题更加深刻。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围绕学校战略目标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政策,更好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任务,最大限度提高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促使高校培养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急需的高级人才,是我们学习的原动力。

三、能否熟练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杆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不断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在当前复杂的内外环境中,结合自身工作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实践问题,能否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反映了我们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程度。只有把学懂弄通成效转化为解决各项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我们本职工作水平,才能为推动行业发展、社会进步充分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深理解,弥补短板,促进工作

(第二组学员:田志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

在为期一周的学习中,我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系统学习。党校老师扎实的理论修养、独到的理论视角和严谨的教学令我受益匪浅。现将一周以来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八个明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和总体布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则对经济、政治、法治、民生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出理论分析和指导。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科学指引。今天,中国正以崭新的形象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展现在全世界面前。“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体现出中国对世界和平和发展负责任的大国所展现出的责任和担当。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他国解决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通过学习弥补了自己在理论学习方面的短板

在工作中,虽然能坚持每周的政治理论学习,但由于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学习不够系统全面,导致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掌握不够准确到位,对一些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透彻。通过聆听张进蒙教授的讲座,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观点哪些是思想,哪些是重要讲话。通过刘素霞教授的讲解,认识到“法治”是相对于“人治”的概念,不同于强调法律制度的“法制”。李长庚教授讲授的习近平论文化建设的报告,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文化自信源于强大的经济实力,但经济实力的强大并不等同于文化自信的增强,明白了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王丽君教授的讲座,加深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以解放全人类为使命的认识。从对非援助到派出联合国维合部队,从“一带一路”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不昭示我们党和国家对世界和平和发展表现出的责任和担当。

三、通过学习引发了对日后改进工作的思考

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际,不断提高党员个人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四个意识”落到实处,体现在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语言文化学院要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提高全校学生公共外语教学水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植于学生的培养中,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努力培养学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学习,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意义极其重大。只有加强学习,做到融会贯通方能理解其精邃、把握其实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工作中的第一要务,把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作为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

(第三组学员:乔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

 

 “学懂”和“弄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需要联系地、系统地学习领悟——需要我们上下贯通,即同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探索史贯通起来;要左右贯通,同党的十八大以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要内外贯通,把同其他国家政党建设和国家发展能力的高下之分进行对比贯通起来。在贯通的基础上,要增强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运用思想指导实践的能力。

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上下各部门各领域开展外交外事工作的总方针和根本遵循。高等院校所担负的教育国际交流工作也是我国外交的有力支柱之一,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做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对中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认同。因此需要教育外事工作者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战略部署,同时勇于开拓进取,进一步增强教育外交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提供的方法论,首先要做到“牵牛鼻子”、抓“关键少数”。教育外交工作正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工作千头万绪,因此必须牵住影响教育外交工作的“牛鼻子”,即打通对外交流重要结点,开拓国际合作新“朋友圈”,抓住学校国际化和对外交流的重点国外高校和负责人中的“关键少数”,继续推动教育外交工作走上新的征程;其次,要“扑下身子”做调研。新冠疫情导致的全球知识和人才流动性低迷,也深刻影响到我校师生出国深造和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意愿。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深入各学院和师生教学一线,紧密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12345”发展思路,详实了解师生对外交流工作实际痛点和具体需求,实事求是,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归纳破题思路和实现路径。再次,要“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务实工作方法,“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精确制导、精准发力”。通过调研学院等得到的问题清单,即要做好“一院一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做好统筹兼顾,加强全校协同和系统集成,打破教育外事工作“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谋划“全校一盘棋”切实举措,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教育外交工作更好服务于学校建设、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第三组学员:周兆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化管理处副处长)

 

通过一周的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把握变得更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框架理解更加透彻。我们应该把党史学习、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对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民生领域的运用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思想,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努力运用新技术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结合自己在学校信息管理处负责业务和管理工作这一实际,我们应该把握新时代的机遇,拥抱新时代,用新技术武装自己,倡议学校其他各部门建立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互联网+”不仅仅只是信息技术概念,而是一种思维模式,其主要特征是6个: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

思路决定出路,按照“互联网+”思维改变视角,跨出学校各部门的范畴,从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新时代带来新机遇,“西农人”应有新作为。进入新时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牢固树立和践行“面向国家战略、突出优势特色、作出一流贡献”的12345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个根本任务,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发展方向,积极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履行好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争做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等五个方面的标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重声明:本网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我们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版权所有:3499拉斯维加斯的网站(陕西行政学院)陕ICP备07500574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19号邮政编码:710061